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高中语文《芣苢》教案

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12-14 17:31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3.提问:朗读《芣苢》一诗,声韵及用词上有哪些特点?

要求:学生同桌交流,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灵活运用了双声叠韵的手法,全诗总共变换了六个字,在声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特点。第一句中的“采”(cǎi)和第二句中的“有”(yǒu)由于古代语音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但第三句中的“掇”(duō),第四句中的“捋”(luō),第五句中的“袺”(jié),第六句中的“襭”(xié),至今仍然具有双声和叠韵的特点,这使得其节奏舒卷徐缓,也在内容中形成了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循序渐进之效,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以及情感体验上都耐人寻味。

4.提问:《芣苢》一诗句式上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重章叠句是《芣苢》中尤为重要的艺术手法,全篇共三章相叠,在不同的诗章里又叠用相同的诗句,“采采芣苢”四字的反复叠用,占据了全篇的半壁江山。全诗只有“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此种巧妙的重章复沓结构,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使诗歌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同时,易于流传,节奏轻盈舒缓,不乏余音袅袅之效,尽显其音乐之美感。

5.提问:《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些?《芣苢》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要求:学生同桌交流,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芣苢》使用的手法是赋。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通过对《芣苢》的学习,你感受到《诗经》这部诗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提问:谁来为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归纳补充。

明确:本诗通过六个动词的变化,表现了古代女子采芣苢时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也从侧面烘托出了采芣苢的女子朴素、自然之美。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1.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从《诗经》中取名字,说出三个历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及其身份,下节课分享。

2.《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已经演化成为名言警句,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引用过《诗经·大雅·荡》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写一篇你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600字。

五、板书设计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面试公告

教师招聘面试名单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时间

责任编辑:云云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山东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小学语文《画》试讲小学语文《登鹳雀楼》教案小学语文《登鹳雀楼》答辩小学语文《g k h》教案小学语文《g k h》答辩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试讲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