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练习

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1-12 10:46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 2023年教师招聘备考学习2群
  • 扫码回复:资料 0元领资料
  • 扫码下载APP 领取新人大礼包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3.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读书指导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

4.强调打破学科界限的课程类型为( )。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经验课程 D.综合课程

5.某学校根据当地剪纸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在该校开设了剪纸课程,该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教育学萌芽时期中国的思想家以相应的的观点。在萌芽阶段中国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老子、墨子等。

选项A,孔子在《论语》中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体现全面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选项B,孟子最早在《孟子·尽心上》提出“教育”一词。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选项C,荀子最早提出“道德”一词,提倡人性本恶,化性起伪,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选项D,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倡议不要用人力去改变自然。

综上,故本题答案选择A。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

A选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选项,《师说》的作者是韩愈,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C选项,《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与题干相符,故C选项正确。

D选项,《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与题意不符。

题干中,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故本题选择C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教学方法。

A选项,谈话法是指教师按照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B选项,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C选项,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

D选项,讲授法强调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经验。

题干中,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启发性教育,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故A选项正确。

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根据内容属性划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根据组织方式进行划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3)根据实施要求划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根据设计开发的主体划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5)根据课程任务的不同划分: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

选项A,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选项B,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

选项C,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选项D,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题干中强调打破学科的界限,注重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符合综合课程的特点,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划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选项A,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选项B,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

选项C,学校课程(也叫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选项D,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课程。

题干中学校根据当地的剪纸艺术开设剪纸课程,学校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所以属于校本课程,故本题选C。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欣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山东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学习的分类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认知的发展观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行为主义练习题教师招聘考试班杜拉的相关理论教师招聘考试学生的特点教师招聘考试学习策略的分类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 题库 直播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