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山东教师招聘备考模拟练习题(14)

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1-12 10:30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称为( )。

A.心理过程 B.心理特征 C.心理活动 D.心理特质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心理学概念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为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A项,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部分。

B项,心理特征指心理活动进行时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等。

D项,心理特质指个体心理中的各个成分,如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特点等等,它是个人的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

因此,C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包括ABD项,故本题选C。

2.古人常叹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可逆性 C.危险期 D.关键期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选项,差异性。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

B选项,可逆性,为错误说法。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

C选项,危险期。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D选项,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题干中强调年轻时学习效果较好,年老时学习效果较差,也就是说年轻时人们的学习速度较快、效果较好,这是学习的关键期,青少年学生应该抓住学习的这一黄金时期。故D选项说法正确。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D。

3.某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且具备了补偿性可逆思维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生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A项,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B项,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这一阶段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C项,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此外,本阶段儿童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他们的思维开始逐渐地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

D项,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形式运算代表着个体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在该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熟练的抽象逻辑能力和概括能力,超越对具体物体的依赖,从形式内容中跳脱出来。首先,这一阶段的儿童熟练掌握了命题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够利用命题来解释经验,同时能够把握不同命题之间的关系。其次,儿童形成了假设—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能够从一般原理或前提出发,经过原因设想,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证明假设等步骤,最终推导出结论。第三,儿童具有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同时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最后,儿童的思维具有灵活性,不再刻板地遵守规则,开始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故本题选择D项。

4.正在专心写作业的学生被要求参加班会,这一活动变化要求学生进行注意( )。

A.分散 B.分配 C.起伏 D.转移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

A项,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B项,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C项,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称为注意的起伏(动摇)。

D项,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题干强调学生正在写作业,然后被要求参加班会,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体现了注意的转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5.教师在板书时,用红色粉笔书写重点内容,以提醒学生注意,这利用了刺激物的( )。

A.强度 B.对比 C.运动 D.新颖性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

选项A,刺激的强度是指巨响、强光、奇异气味等都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但是,研究表明,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物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刺激物强度与周围环境的强度对比。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B,刺激的对比指的是刺激物之间的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差异特别显著的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题干中,教师用红粉笔书写重点内容,与别的内容作对比区分,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这里正是利用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故B项正确。

选项C,运动变化的刺激物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D,刺激物的新颖性是指刺激物的新奇特性,它包括那些以前未见未闻的事物,也包括那些熟知的刺激物的奇特结合。这些新异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那些司空见惯的刺激物则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B。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面试公告

教师招聘面试名单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

教师招聘成绩查询时间

责任编辑:欣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山东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山东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11山东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10山东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9山东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8山东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7山东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6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