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11

http://sichuan.hteacher.net 2024-05-15 16:44 四川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30.教师发现班里有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到该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集中思维 B.辐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自觉思维

31.《最强大脑》中选手在舞台上对事物进行记忆时基本不会与人聊天,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

A.人不能同时做两件事 B.短时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替代而丧失

C.选手责任心很强 D.选手性格内向

32.讲解果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食用的果实,以便突出果实都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种知识概括方式是( )。

A.正例与反例 B.比较

C.变式 D.直观

30.C【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故本题选C。

31.B【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相关内容。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最强大脑》中选手在舞台上对事物进行记忆时很多是短时记忆,不与人聊天主要是为避免干扰。故本题选B。

32.C【解析】本题考查变式的内涵。所谓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故本题选C。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时间

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入口

责任编辑:云云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四川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12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10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9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8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7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之认知过程试题解析6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